Marion
Dec 28, 2020

--

記龜山島博物館論壇-文字記錄員的觀察筆記

只要往海邊走去,便會看見龜山島。它似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看著人們坐上賞鯨船,爬上401高地,圍繞著自己驚嘆;而文人用筆為它描繪神秘卻又帶些親暱的型態,遊子稱龜山島是回家的指標,旅者則沿著海岸追尋島嶼首尾擺盪的姿態,眾人為龜山島貼上許多形容,但從未認真理解島上的過去,那大路上零星的廢墟、漆上迷彩顏色的碉堡,曾經居住於此的龜山島人、軍事基地的建立,像是一團尚未完全解開的謎語。

2019年的夏天,攸關龜山島與龜山人之間不為人知的過去,透過一場公民論壇揭開了龜山島背後土地轉型正義的議題,連帶地讓許多屬於龜山島上的歷史漸漸拼湊進蘭陽平原這塊土地中。當時論壇透過兩天的時間,帶著龜山耆老、對龜山島有興趣的公民們,以及各自在家鄉推動當地土地議題的講師,共同腦力激盪出龜山島白皮書,並於論壇後協力申請龜山島為文化景觀之提案。然,2020年第二次審查會中,委員們以島上已無文化軌跡、經濟產業等活動證明其人文價值,不符合文化景觀條件為由,刪除龜山島列冊文化景觀之名額。

文化景觀一事讓團隊意識到,儘管龜山島似乎已成為宜蘭家喻戶曉的象徵,但實際上真正與龜山島產生連結的是從龜山島搬遷於龜山社區的龜山人們;而即使土地意識強烈,卻因為沒有管道理解,宜蘭人始終對龜山島的印象存於「鄉愁」概念的階段。綜觀今年疫情影響,台灣各地觀光人潮爆發,龜山島如同是一場「地理大發現」下所探尋到的寶島,原先便存在賞鯨業者與漁民們之間海權糾葛的龜山島海域,因為各式海上運動開始在這裡出沒,衍生出更多文化、經濟、環境上複雜的問題,由此可以看見,如今的龜山島議題不再只限於龜山社區的情感與過往遷村歷史,需要討論的是我們如何定義龜山島,這座曾經的故土、回家的指標,是否能在未來顯露自己真正的姿態,找到屬於這個世代的龜山島。

2020年的龜山島公民論壇以「龜山島博物館」為藍圖,試著用輕鬆的方式討論龜山島議題,邀請不同年齡層、職業,對龜山島有興趣的公民一同想像,龜山島的「願夢」會是什麼?論壇以工作坊形式進行,將公民分為文化、經濟、環境三大組,透過不同面向的討論與分享,建構出「龜山島博物館」的樣貌。

描繪公民價值輪廓

為了此次的文化論壇,團隊透過幾場演講暖身,並從此招集公民,最後總共有23位公民一起參與討論。播放介紹龜山島的影片做為開場後,主持人讓公民們帶著一些開放性問題與身旁的人互相提問,一問一答間認識彼此的領域與平時所關注的議題,並依照這些回應分配組別。在確認環境、文化、經濟三大組的組員後,桌長們開始說明目前龜山島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公民論壇的功能,並帶領大家互相認識,拋出「覺得龜山島/龜山社區有什麼文化或事情值得被大眾看見,並進行推廣?」之問題,讓公民進行思考。

(以下為文化組李一品、經濟組胡瀚臨、環境組鄒宜君,三組文字記錄員對論壇之觀察與活動解說的對談,將以「品」、「瀚」、「亮」作為接下來對談縮寫。)

品:「不知道大家在討論價值這件事時,都是怎麼發想的?」

瀚:「我們這組的桌長志政(註1)發下便利貼,請大家在上面寫下一段話:『龜山島可以是什麼?想像中的龜山島是什麼?他有甚麼價值?』來釐清大家對於龜山島的認識與想像。在公民思考的同時,志政也補充島嶼目前的經濟背景,比較常見的經濟活動是登島、賞鯨遊程、牛奶湖海上活動、島嶼散步等等,透過資源整合思考我們有沒有更多選擇。在瞭解背景知識過後,大家紛紛提供了自己的想法,並且歸納出經濟組對於龜山島願景的三個價值主張共識,分別是生態層面、區域串聯以及島上特殊體驗。」

亮:「我們這組由桌長呈懿(註2)開頭,邀請公民們分享對龜山島有什麼樣的想法?不管是登島的回憶或是宜蘭人對龜山島的印象等等,任何想法或是故事都可以,那公民們大部分也是從自身經驗出發,有人提到宜蘭人對龜山島的象徵意涵、有人提到登島的回憶等等。其中一位公民提到之前登島繞島的回憶,他覺得島上雖然都可以看見過往龜山島人生活的遺跡,但現在沒人居住後,感覺故事已經消失了。或是另一位公民本身有在外澳那邊玩衝浪,並從龜山島最近很紅的水上活動,像是SUP來談:他說龜山島水域其實並不適合從事相關的水上活動,海況也不穩,但現在還是有很多遊艇會開這樣的行程;而另一位公民接著也說這些娛樂行為,甚至於賞鯨,都應該受到更嚴謹的限制才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同時要搭配更富有知識性的解說或遊程,讓觀光客更深度的認識龜山島比較好。

關於島上開發的部分,公民普遍還是認為應從龜山島的角度去盤點特色,採取適度開發的方式,所規劃的方向應是教育性質高於商業行為,保留自然環境的原貌,聚焦於龜山島的歷史文化與精神意涵。大概是這樣。」

品:「我們這組是把自然、人文這兩部分的活動一起集中起來,在特殊的海洋資源與地質景觀這兩點上都寫下自己的想法,包含海上的觀光活動:衝浪、釣魚、導覽等,以及海下溫泉學術研究、自然生態的發展;地質景觀則如火山研究、賞鳥。

人文方面,龜山人過往從龜山島至宜蘭各地的遷移、與國防部間間的土地糾葛,以及人文風俗習慣也都是公民們認為有發展空間的地方,而且有一個另我印象深刻的回應是,公民越同自己其實沒有登上龜山島過,但在閱讀以前的史料時,因為對龜山人與海的互動、與宜蘭居民的連結之紀錄非常感動,所以前來參加,他覺得那個互動與情感是應該要被保存、持續下去的,連帶土地轉型正義的議題討論或許也不可或缺的。

討論到一個階段,運成(註3)開始帶領大家分類想法,我們從中看到即使公民有說到自然方面的活動,但那些活動依然包含著人的活動,所以運成便將這些活動分類成「商業」、「社會」、「故事」這三種價值,讓公民們從此深思這些想法轉化的可能性。」

面對現實與層層限制

大家進行一輪腦力激盪後,團隊安排大小港邊的佑軒講師(註4)為大家分享在地觀光經營的經驗,演講完後也輪流加入三組的討論,過程中會發現龜山島議題有個核心是文化主體性,它並不只是一座島,而是一個環境場域,因此如何告訴大家這件事便有賴於「溝通」,與民眾的溝通、與各個機關的溝通等。上一回的討論可以發現大家的想法集中於「島民互動」、「地產資源」、「海洋島嶼」這三個部分,三組的討論最後也剛好能對應到「社會」、「故事」、「商業」三種價值,他們彼此環環相扣,讓這一個環節有了個大哉問,「為什麼大家認為的豐富資源無法變成現在共同認為的價值呢?」

品:「我們剛剛第一個討論是在講價值,後來就開始在講所謂的限制,然後感覺從亮亮的整理裡面可以發現環境組是直接從賞鯨業那一塊去做討論,為什麼會突然講到賞鯨業,然後就開始講現實面的限制那些的?」

亮:「其實我們也沒有特意要從賞鯨開始談起,只是說到現實跟限制這件事的時候,大家對現在在龜山島附近發生的水上娛樂行為很有感,像是立槳(SUP)跟賞鯨,以這些水上活動來講大家多少都有賞鯨的經驗,所以起了一個頭就開始往賞鯨現在有什麼樣的缺點去討論。

因為如果出海到龜山島的話,大部分要嘛登島、要嘛賞鯨,呈懿先提出幾個問題問公民,像是在出海的過程中有在聽解說嗎?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比較爭議的問題,或者是有什麼想知道的,而船上解說員沒有講解到等等。所以後來接著就有公民談到解說的問題,一位公民說很多遊客可能只是想要去龜山島拍照或看海豚,並沒有真正想要認識他們(海豚或龜山島),以自己之前去花蓮多羅滿賞鯨的經驗,會有一個滿專業的解說員負責解說,跟大家理念宣導,她就覺得這樣的形式還不錯。接著公民們就再進一步談到是不是可以一船一個導覽員?不過問題是現在專業解說員本身就不多了,而且龜山島也不是一個很簡單就到得了的地方,海上航行的過程很辛苦;或是說船家有錢賺就好,為什麼要”教育”遊客?而且有錢賺就好,還要去花一筆錢去請導覽員就很「袂和」(台語「不划算」)啊!這些道德層面本來就比較難規範,還是有很多的現實面要考量。」

瀚:「我們這組的討論就是延續著前面所說的價值主張,志政提出一個問題是:『前面有那麼多有趣的想法,為什麼現在都沒有發生?』然後大家就開始慢慢在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些有趣的想法才會沒辦法實現。

大家得到的總結是,可能遇到公部門踢皮球阿,或是島上的管理單位責任歸屬不一樣,法律規範不夠周延,有導致一些人為破壞等等,再來是人力資源匱乏導致想法無從落實。後來祐軒講師他也有給我們一些回饋,他聽完公民對於龜山島價值的想法之後,便回應我們設想的,有關島上特殊體驗的部分。他有說到在地小旅行其實很難做出讓大眾都接受的產品,就是很多觀光客他們想要的通常不是深度旅行,而是便宜就好、不用花腦筋的。在聽了他給我們的回饋之後,我們那組就有想到可以用分眾化的方式,看遊客想在哪個地方待多久,就分流啦!做出大眾可以接受的方式,但也有深度旅行的選擇,然後會有特別的導覽這樣。」

品:「我們這組跟瀚臨那組的討論有點像,桌長也先拋出一個為什麼資源無法轉化為價值的問題,討論到後來其實受到現實方面的限制也是在於政府踢皮球,還有社區他們缺乏可以與不同團體交流的管道這個部分。

那時公民秀蘭有談到另一個小小的題外問題,就是我們在想這些共同價值事情的時候,要怎麼確認龜山島的主體是誰?雖然此次工作坊的立場我們可以比較從龜山社區出發去看,但這件事情我覺得到論壇結束,其實都還沒有辦法去真正說出那個主體是誰,可能這也是之後如果有繼續做論壇或是做跟龜山島議題有關的發想時,還會繼續再碰到的問題,但目前就只能先暫時放著沉澱一下。

然後其他的公民他們有跟佑軒講師一起聊到產業跟文化連結這一塊,他們的討論到最後變成是,如果我們發現當地的產業已經失衡了,就是這個地方的經濟、環境、文化已經產生很明顯只偏向某一個部分的時候,一般民眾有沒有可能透過支持當地文化團隊,去引導消費行為,讓大家透過這個消費行為去了解背後文化的意義。」

亮:「我想補充一下,我們這組後來有想到假設以動物跟龜山島的角度來談的話,其實搞不好龜山島跟動物本身根本覺得沒什麼,都是人類的投射而已。所以如果乖乖賞鯨,不要多做無謂的事情,牠們可能也覺得沒關係,你就看啊~重點就是不要太去破壞牠們就好了。

不過後來允中講師(註5)加入之後就解答了為什麼多羅滿可以做到跟專業解說員配合這件事:多羅滿之所以可以代入有趣的概念,是因為他們原本是廖鴻基老師所建立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註6),後來黑潮一個繼續走NGO路線,就是現在的文教基金會,另一個就是多羅滿這邊,所以兩邊之所以可以這樣並行合作,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夥伴關係,而且理念也比較相同,不管是有沒有錢、或者需要負擔什麼樣的額外責任,他們都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那龜山島的話就是比較缺乏這樣的理念跟想法,應該說那樣的意識比較少,可能就沒有太強烈的夥伴關係剛好可以去跟頭城這邊的船家做一些搭配。」

地域資源整合梳理

接續上午的討論,除了引導大眾了解意義,並找出這個區域的產業連結,如何「建立」這個串聯也是一個問題,回歸到這次論壇「龜山島博物館」的想像,公民們開始思考若需要經營一個龜山博物館,其限制會是什麼?當博物館擁有一個空間時,便會需要許多方面的規範、經費預算、人員配置上的考量;若沒有一個空間,即使這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意義,但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也是無法支撐這裡文化的經營。在這之前,還有更重要一點是資源盤點,盤點除了能夠認識地方外,整合的資源也可以讓當地更懂得去運用自己的優勢、劣勢,找到一條出路。因此團隊將「人、文、地、產、景」(註7)的概念拉入,請公民們以此在地圖上進行資源盤點。

瀚:「我們這組是以「吸引觀光旅遊人潮」為前提,整理附近所擁有的旅遊能量,包含食物、文化、地質、生態與休憩這五個層面去談。比較有趣的是,公民討論完之後有發現說,盤點出來的資源大部分都分布在宜蘭沿海,而海上跟龜山島上的旅遊資源,大家會覺得比較缺乏,之後允中講師有來,公民們就問他社區經營與資源操作方面的問題,講師提到一個重點是,長時間的資源調查是很重要的,當我們定期盤點資源時,也許會找到一些潛在資源,有時候不是沒有,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而已。」

品:「我們這組的公民們有點厲害!大家對這一帶有什麼樣的資源都還蠻了解的,那時候桌長有分人、文、地、產四個部分,每一組兩個人去說龜山島場域裡面有什麼樣的活動跟這四部份有關的資源,所以我們其實算是做了一個跟其他組相比起來,非常全面跟徹底的資源盤點,幾乎東北海岸線的點都記了下來,然後其實資源盤點完之後,我們在思考一件事是,要怎麼將這些資源轉換成一個機會,把它變成像是我們在討論現實限制時說的,透過這個盤點將可能發生的消費行為轉化成一個教育機會,也許這樣就會有一個新的博物館定義出現?

感覺亮亮那邊除了資源盤點以外,其實還有講到培育這一塊?」

亮:「我們覺得如果要解決先前所說的那些限制,就是解說人才不足、沒辦法船船有解說員這個問題,那就先想要怎麼去培育解說人才。培育的方式就是去跟人、社區等等這些社群溝通合作,所以我們也是先沿著海岸線去盤點社區跟社群的資源。

像是談到志工訓練的大本營就是蘭陽博物館,除了地理位置靠近烏石港,蘭博這邊也可以提供比較專業性的課程,所以我們首先就把蘭博這個地方框列起來,包含旁邊的環教中心,然後跟港口社區這邊也可以是一個資源。

再來就是社區也是提供人力很棒的點,所以我們列了龜山社區,等於是以蘭博跟龜山社區為據點,就可以把整個海岸線連起來。

後來我們還列了學校,學校的話可能就是有一些國小國中的資源,像是訓練小小導覽員等等,我們把附近大溪國小,然後頭城這邊的國小也列起來。

比較特別的是我們也列了地方組織,像是廟宇或是社區活動中心,有時候學校借不到場地,或者沒有其他空間,我們就可以去跟廟宇借,呈懿大推廟宇真的超級無敵好用!所以我們認為社區活動中心跟廟宇也是除了人脈社群關係之外,提供人力跟空間的資源。

再來就是漁會跟船主這邊,我們就把頭城漁會這邊跟烏石港列起來,因為他其實是去對應解說員跟船家之間合作的關係。

然後我們還有談到培訓的內容可以包含哪些東西,像是自然環境或是人文故事,所以我們就把人文地產景的「文」列出來,像是龜山島比較特殊的社區文化,例如72角風箏就可以辦風箏節,也想到搞不好可以以龜山島當作一個場域,變成藝術節,或者是發展巴士旅遊、在地的深度旅遊等等,以龜山島跟整個頭城海岸線附近作為跳島概念,辦活動增加社區擾動等等。」品:「這樣聽完感覺亮亮那組就是直接幫現在的社區找到一個出路,盤點出能夠直接應用的資源,然後我跟瀚臨比較像是幫忙再找一個大方向讓他們去想說還可以怎麼樣去做,只是瀚臨那組的方向就很明確是以觀光導向去討論。」

當代公民新想像,試以「龜山島_____博物館」為題

結合地圖上「人、文、地、產」的標記,第一天的討論終於進入最後統整,我們從核心價值裡爬梳出公民對龜山島場域之規劃,了解到建立「所有人的共識」背後,是需要極大且長久的溝通;而在轉化這些資源為實際結果時,也需要考慮到後續經營所帶來的限制。三組公民也各自就這天的討論陸續規劃出他們對於「龜山島____博物館」的想法。

瀚:「結束資源盤點的部分之後,結合我們這組的價值主張(生態層面、資源整合、島上特殊體驗),組員們各自提出自己的提案,我發現可以將它們分為「文化生活」與「自然生態」兩個方向。像是認為島民長年累積下來的漁村文化具有相當能量,可以以此為出發點的「海洋/漁村文化博物館」,還有以生活記憶為題的,著重島上特殊體驗的「巡禮之年」和「旭日龜山生態文化島」,以及認為島嶼與其周遭的生態資源保存完整,想朝這方面發展的「自然生態變化博物館」跟「海洋生態博物園區」。印象蠻深刻的是公民彩寧提的「龜山島生活博物館」,他的理念是,每個人切入與關注的角度都不盡相同,但都是生活的一部份。」

品:「也許是因為我們這組的討論都偏向思考,加上透過公民的討論會發現,「文化」這個詞其實並不只是單純代表一般人想像的知識傳承或歷史遺跡,還包含了人類在各方面領域所發展出來,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網絡所構成的連結。因此桌長引導公民們以策展人的角度來思考「龜山島博物館」的型態究竟會是什麼。在大家的分享以及允中講師的回饋下,最後以「龜潮/潮龜棲所博物館」為命名,誕生出攸關「家」、「慢遊」、「龜=回歸」這三種意象的博物館想像,串連新舊產業、自然生態,延伸出許多個子活動,期盼將整個龜山島場域視為一座露天博物館,讓來到這個場域的人們能夠自在悠遊,如同海龜洄歸家鄉一樣,慢慢地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路線。」

亮:「公民們普遍希望讓龜山島成為教學場域,像是生態教育、地質教學等等;也希望去區分頭城在地文化特色來結合龜山與頭城的生活文化,深度旅遊、將單日旅行發展至兩天旅行等等。」

永續發展提案

延續昨日對龜山島博物館想像的討論,藉由兩位講者的分享為引導,團隊與公民們談論到地方創生的發展與現況的限制,也透過昨日的龜山島博物館提案去分析其中的利害關係人,強調社區凝聚的重點其實一直都是「人的活動」,人與村莊、與身邊的動向如何產生連結,並以此產生動力。而一件事的發生,其實也依賴著資金的支持、人力的支持,諸如行銷公關、媒體經營等,因此接下來的討論便是在「商業上我們如何經營博物館?」以及「經營上我們需要哪些人?」這兩個主題架構最終對博物館的想像。

接著公民以永續經營為核心,討論將資源轉譯成大眾能夠理解的內容後,如何建立與經營博物館這個品牌,產生一個吸引陌生人了解、成為顧客,並製造與之共創樂趣的循環,讓他們能夠長久且持續地支持博物館。有趣的是,儘管分成三個角度來討論對龜山島博物館的想像,最終討論出的提案卻出現殊途同歸的結果,大家最後皆以「旅行」這個方式為龜山島規劃出延續發展的計畫。

品:「我們第二天其實就真的是圍繞兩個部分,應該說其實只有一個部分,就是怎麼從「人」這件事去探討博物館這個品牌或是這個產業他怎麼發展,是個聽起來簡單,但討論起來很困難、很複雜的大問題。然後我們主要是先討論「龜潮/潮龜博物館」會吸引的對象有哪些,並加以分類成一般客群、粉絲、陌生客群,再用昨天的架構下去,請公民們一樣以策展人的方式去做他們自己對這個博物館最終的想像是什麼。

提案被分成兩組,也很剛好的是這兩組公民對於博物館空間的定義有不一樣的想法,取名為「風味箏豔」提案的公民們,他們希望龜山島可以有一個實際縣立博物館的存在,並認為只有透過這樣的博物館形式,才可以真正的去做龜山島的保護、保育跟保存,然後把價值放在這個實體的博物館裡面讓人家去看,去了解。

從中公民們抓出一個會很吸引人的東西,就是八角風箏,然後他們用八角風箏去延伸出一個他們覺得很酷的風箏旅行,就是結合了風味餐、然後還有去龜山島放風箏,做DIY,然後再來到博物館這裡面去認識龜山島這樣。

然後另外一組公民的提案是「龜歸游浪記」,這個提案比較像是我們這組昨天探討的露天博物館形式,就是把整個龜山島場域視作一個博物館,一旦你進入這個場域就可以買一個票,然後那個票裡面有分很多種行程,就是看你想要體驗的生活是哪一種,然後又可以去體驗。他就是一個「盲旅行」的形式,就是讓民眾到當地去,可能拿到一個任務包,沿著上面的提示去接任務,然後透過這個解任務過程去認識當地的產業、人文歷史那些的,然後他們也有提到說像這樣的盲旅行形式,是很流動性的,可以隨著季節去做不同的調整,讓他們能夠深入認識當地的活動。」

瀚:「我們這組談到利害關係人的時候,有一個公民他有提到說,很多技術像龜卵石屋、或是捕魚技術都被留在耆老那邊,很多社區的年輕人其實沒有機會接觸到,所以也許可以培養年輕世代的青年去學習那些技術,這樣就不會有失傳的問題。

所以大家也一致認同利害關係群體首先會是在地的居民,可是要怎麼讓他們有興趣去學習這點,大家現階段還沒有一個答案。

然後還有兩個重要關係角色,一個是政府的主管機關、一個是其他利益關係團體,例如說:賞鯨業者、網紅或是媒體等等,大家有討論到說東北角風景管理處,還有宜蘭縣政府等等的主管機關,他們的角色比較像是要去擬定或修改出合理可行的法律規章,或是行政程序,來去規範剛剛所提到的利益團體。

然後提案的部分,大部分的人還是圍繞在人跟土地之間的連結,像是前面提到的島上的特殊體驗,就有人提議可以舉辦龜山島記憶工作坊,由社區耆老帶領,然後帶大家去重現島上的龜卵石屋、打寸子,或是風箏等等過去的生活記憶。還有一些傳統料理的提供,像是漁夫飯、倒碧蓮(註8)、番薯粿等等。再來因為有登島的限制,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機會可以上到島上,所以就有人提議可以讓沒有那麼幸運的人透過開放的生態資料庫去了解跟學習,並且除了一般民眾的使用之外,也方便作為教學與研究的用途。最後我們開始討論,為了達成這些提案,我們應該要有哪些短中長程的目標需要執行。

短程的計畫是培養導覽解說人才、凝聚共識,因為前面在講限制的時候有提到每個人想要發展的東西不盡相同,然後可能旅遊業者想要發展那樣的東西,之前島上的居民不想要,大家便有個結論是共識的凝聚應該要以尊重原居民的主見為主要。另外我們也提到要用生態管理的方式管理龜山島,就是希望可以不要留下人為廢棄物,因為如果島上真的開始開發的話,可能會有一些商品、食物的販賣,就要管制店家不要提供一次性外帶用具。」

亮:「還可以扣錢、罰款之類的,一種清潔費的概念。」

瀚:「對,像是開瓶費那樣子的概念。

在中程目標的部分中比較特別的是,有公民提到可以配合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的計畫,如果提案通過了,文化部那邊會輔導團隊重現當時的歷史樣貌,可能是透過AR、VR,或是邀請一些藝術家進駐,以結合在地脈絡的創作或是策劃展覽等方式,讓其他人了解說這塊土地過去的樣貌,或是發生了什麼事等等。長程的計畫希望可以透過獲得一些身分認證,在吸引資源進駐或是人潮方面都可以有有所幫助。然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也是需要長期的培養,就是希望可以招集語言方面、文史方面專長的人才,來負責專業深度的解說部分。」

亮:「大家在討論龜山島要成為博物館會是什麼樣子時,不管我們之前討論怎麼樣,最後都會回歸到人跟故事本身,所以就是有想到說其實公民的提案都是聚焦在跟人的連結上面,有點像現在說的生態博物館是以一個社群、一個社區為場域,它可能不是一個有實體界線的館,更像是一個生活空間,所保留的就是那一個空間裡面,所有的居民跟生態環境的關係,他們的互動等等的。

我們這組提到也許可以有「一日龜山島人」、或者其他具有教育性的生活體驗,但大家也有想到搞不好當龜山島人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閒情逸致去賞鯨,累都累死了還賞鯨咧……!

所以其實看得出不管公民們持有什麼樣的立場跟背景,都會偏向希望龜山島是可以注入「人」的要素的,讓社區去參與,使龜山島真正動起來。當然在這個前提之下,環境也必須要有限制,比較屬於低度開發,或是有開發但不要太具有商業性。

而公民們最初提出那麼多個想法之後的共識,就是以蘭博為出發點,然後連結到龜山島社區跟龜山島人、本島,走一條海線跟一條陸線,透過這兩條遊程,走生態的跟人文的,然後也帶到地質教育,實踐文化觀光,不把一整個場域特別限制起來做博物館,大家一起想的方案跟一品這組以遊程來去跟人做連結有點類似。」

品:「我覺得亮亮這組一直是朝目前就可以施行的東西去討論,它是直接跟現存的蘭博以及社區去做地方連結,我跟瀚臨的兩組的提案比較像是去提一個新的博物館定義跟概念,然後去找到跟這個地方要怎麼連結、跟產業連結,跟當地居民互動的方式,瀚臨那組提到的短中長目標就像是將我跟亮亮的東西整理之後,去告訴別人怎麼執行以及對應措施。」

結語

當我們選擇要關注社會的哪個面向時,經常先以與自身利益或是影響現況最強烈的議題去探討,也因此需要長期投入精力、甚至不得回報的大大小小議題很容易在大眾尚未察覺時便悄悄發生。如今我們看到的龜山島議題,其實是這30幾年來從龜山社區開始種下的種子,這兩年的公民論壇與其說開花結果,倒更像是那顆種子終究破土而出,跨越了戒嚴時期的桎梏、現今土地的多重歸屬,像是一株仍需灌溉的幼苗,當我們將過往歷史進行一番爬梳,試圖把曾經斷裂過的記憶承接現今,將那些遇到瓶頸的現況攤開,換著方法交叉構築對議題的討論後,也許接下來要面對的,便是如何將這些討論化為實體,一步一步,找到屬於這個世代的龜山島樣態。

品:「其實那兩天的工作坊我有一個視野打開的感覺,論壇開始前在想文化討論的東西時,會覺得可能會很偏向人文歷史方面的討論,但後來會發現,公民們在討論活動產業這件事情時,其實就是某種程度上一種文化的表現,那時候運成也有說,我們很常在思考文化這一塊,以文化角度去思考事情的時候,會很容易去對產業、商業這種東西有偏見,但它卻是現在可以支撐起文化永續發展的一個機制,就有點像我們第一天在講的消費行為這件事情,然後這讓我重新去看待文化與商業之間並存發展的可能,雖然也會擔心一件事是我們提的這些提案假設可以實行的話,會不會又變回我們現在所說的小旅行這件事情?但說不定這些提案真的可以走出另外一條在地旅行的出路。」

亮:「其實就跟文化創意一樣,他的本質還是文化,只是用商業經營的形式去行銷,大家聽到“商業模式”就會反感,但其實商業模式只是手段,初衷跟核心就是文化。」

品:「另外想要詢問一下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提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嗎?」

亮:「有欸!我們有把像跳島那件事情當成是一個可行的方案,就是我們其中有一個公民他在提案的時候有說可以效法那些藝術季,就把那個地方當成是一個藝術季的點,然後在上面辦一些活動,像是影展之類的。」

品:「其實我們這組也一直有提到這件事,但這個概念後來沒有被放進去是因為公民他們感覺有被「博物館」這三個字限制住,所以他們想到最後是在做產業連結這一塊,剛剛聽完我們三組的東西後,我會覺得如果說現在真的要找出一個新的走向去做跟龜山島有關的東西的話,感覺仿效賴戶內海藝術季的方式去規劃,可能就是宜蘭沿海海岸跟龜山島本島去做一個跳島的連結,會是一個很好玩的開端。」

亮:「其實我有發現”博物館”這三個字很容易就限制了想像,大家對於博物館還是有一個蠻傳統的印象,雖然都有在提倡以人為本或是無牆概念,但”博物館”這三個字還是多少會讓人覺得就是有間白房子,裡面放著典藏跟展示,而不是認為它是一個”日常”。不過即使討論有時候會被博物館限制住,但以龜山島博物館化為前提,公民所提出的諸多”與人連結”的想法卻又是現在的博物館想要去突破跟強調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是蠻有趣的事情,也是博物館需要去做的努力,就是讓大家看見更多的可能性跟彈性。」

瀚:「不過我覺得乘載這些內容的不管是以傳統博物館形式也好,或是突破博物館框架的一個園區也好,我自己是都還蠻樂觀其成的,因為可以看見大家在重視著這塊土地,還有重視與這塊土地相關聯的其他人,並且嘗試想要做些甚麼。或許透過這次論壇的討論,加上大家對博物館的想像更為多元和成熟,未來我們真的可以能如願看到一個龜山島藝術季、或是一個推行龜山島各種資訊的類博物館也說不定。」

2020年龜山島文化論壇,隨著記錄員們的觀察筆記,就此正式落幕。但那些曾經塵封的過去、紛擾的現況卻不會因此結束,他們成為參與者的一部分,成為另一個故事的故事。欲知更多龜山島議題詳情,見龜山島論壇公開資料網站:https://reurl.cc/k0DkL9

(註1):龜山島文化論壇工作坊經濟組桌長 – 賴志政

(註2):龜山島文化論壇工作坊環境組桌長 – 薛呈懿

(註3):龜山島文化論壇工作坊文化組桌長 – 陳運成

(註4):屏東林邊鄉 — 〈大小港邊〉在地魚水文旅團隊負責人 – 鄭佑軒

(註5):花蓮〈洄瀾風〉社區營造&生態教育團隊負責人 – 呂允中

(註6):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由作家 廖鴻基老師於1998年成立,為台灣第一個為「海洋」發生之非營利組織,從事鯨豚研究、海洋廢棄物調查、環境教育等海洋教育宣導,目的希望讓大家認識並珍惜海洋。

(註7):由日本宮崎清 教授針對不同社區議題所提出的社區營造分類方式之一。 「人」指的是社區居民的人際連結、活動等;「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經營等;「地」指的是地理環境與環境保育等;「產」則是指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包含地方創生、行銷等;「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

(註8):龜山島上常見的海濱植物,屬於可食野菜的一種,是龜山人平時的食材之一,其吃法也有傳至卯澳、馬崗等東北角海岸一帶。

責任編輯:李一品
共同編輯:李一品、鄒宜君、胡瀚臨
攝影:張峻浩

--

--

Marion

Tout fini toujours bien , si ça ne va pas , c'est que ce n'est pas la fin .